“磨刀不误砍柴工”

   日期:2023-01-28     作者:yyzn    浏览:58    
核心提示:――《大象的耳朵》同课异构评课稿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想呈现一节高效课堂,就得在课前深挖教材,把教材吃透,悟透编者编

――《大象的耳朵》同课异构评课稿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想呈现一节高效课堂,就得在课前深挖教材,把教材吃透,悟透编者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把握住教学重难点,进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带进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课堂当中来。

        在今天的同课异构活动中,亓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是在备课时下足了功夫,才在课堂上表现得那么从容、淡定,又能把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听课的我也不禁想要参与其中,也想表演一个小动物,或者当一位被采访的小动物……亓老师的课宛如绵绵春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这些“小苗儿”。我仿佛看到这些“小苗儿”们正“咕咚咕咚”地喝着甘甜的雨水,一点一点儿在拔节……

        一、把握学龄特点,寓教于乐

        二年级学生仍旧处于人生最纯真、最天真烂漫的年龄,他们喜欢动物,也喜欢模仿动物。亓老师抓住这一点,在课堂上让学生结合着标点符号先充分地读,达到读准确、读熟练、读出情感的目标。之后,亓老师又拿出小动物头饰让孩子们自主到台前来认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角色,这一点既尊重了孩子们的意愿,又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在角色扮演的时候,几位同学不但按照课本上的人物对话进行了表演,还自主加入了小鹿、小马、小老鼠的语言,而作为大象的扮演者,竟然能够结合对方的话语及时给予反馈,这一点令我非常惊叹,一位刚刚二年级的同学反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如此之快,不难看出亓老师在平时对学生的训练是扎实有效的。除了孩子们之间的对话表达得惟妙惟肖之外,就连他们能够模仿着动物的神态去跑或者跳的样子,也是可圈可点的,感觉孩子们不像是在学习,更像是在做游戏,这就是课堂的最理想境界吧。

        除了小动物表演这一点非常受学生欢迎之外,亓老师作为记者采访小动物这一环节也特别新颖特别有趣,通过孩子们小手林立的场景就可以看出孩子们有多想去当其中的那个“兔子小姐”、“骆驼先生”。这些好玩的环节都像是在跟孩子们过家家,孩子们在与老师的“游戏”中慢慢懂得了一个道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我是独一无二的。教学目标自然达成,给人一种果熟蒂落、水到渠成之感。

        二、教学策略得当,重难点突出

        纵观亓老师的课堂,就像是一篇精彩的文章,脉络清楚、条理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感情升华自然。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生字词的学习仍旧是重难点,但是,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孩子们的识字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能够借助学过的识字方法去独立识字,所以,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在预习时自主去识字,在课堂上重点指导那些有难度的字就可以了。在这节课上,亓老师重点抓住了“竿”,这个字,采用对比的方式将“竿”与“杆”、“赶”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竿”的认识和理解,还给学生做了方法指导――有些字可以与形近字一起比较着识记。

        还有,“耷”这个字,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新字,“耷拉”是一个新词。亓老师抓住这一点,从“耷”字的小篆引导学生识记开始,再到“大+耳=耷”的引导,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演变过程,从而很轻松地就记住了这个“耷”字。怎么理解“耷拉”呢?亓老师很用心地搜集了四幅图,分别是“耷拉着脑袋的一些人”、“耷拉着头的稻穗”、“耷拉着叶子的植物”、“耷拉着胡子的猫咪”,以此让学生练习给句子完形填空。这样的练习,不但很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耷拉的意思,而且更轻松地学会了把“耷拉”运用在短语中。简直是一举两得。

        三、联系实际,情感升华

        语文新课标中提到,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它的人文性就是让学生从文本中的故事中受到启迪,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自我教育。

      《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的宗旨就是让学到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不要盲目地去羡慕别人、学习别人,做好自己就很好了,因为我们自己本来就是最好的。亓老师紧扣这一主题在孩子们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孩子们都说的很实际。其中,一位留着很短头发的女孩儿说:“有一次,有个人问我,为什么不留长头发而是留着跟男孩儿一样的短发。我告诉他说,我喜欢留短发,我觉得这样更利索,而且我觉得自己更适合留短发。”这位小同学的回答很坚定,通过她的语气我能感受到她学过这篇课文之后,内心的力量更足了。这位短发小女生与周围的几位小女孩儿比起来真的算不上利索,但是,她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这就是亓老师的课堂带给她的勇气和收获吧。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着三十年教龄的历史老师的课讲得精彩极了,听课的老师们都被深深地吸引并折服。课后,有人问他这节课准备了多久,他说:“为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为这个课题我直接准备只用了十五分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是说的这个道理,要想呈现一堂真正高效的课题,教师在课前充分备好课是需要用一生修炼的本领。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线下支付  |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020785号-17